通过严格控制预处理的清洁度、涂覆的均匀性及固化的温度曲线,可确保铁氟龙喷涂app载发挥较佳性能,延长使用寿命。

一、施工前准备
基材选择与检查
铁氟龙喷涂app载对金属(铝、铁、不锈钢等)、陶瓷、玻璃等极性基材附着力较好,对塑料等非极性基材需先做表面改性(如等离子处理)。
检查基材表面是否有裂纹、凹陷或氧化层,需修复平整(如打磨、填补),避免涂层覆盖缺陷导致后期脱落。
工具与材料准备
涂覆工具:喷枪(适合大面积,建议口径 1.0-1.5mm)、浸涂槽(适合小零件)、毛刷(局部修补);
辅助设备:喷砂设备(除锈除油)、烘箱(温度可控至 380℃以上)、搅拌器(避免涂料沉淀);
涂料处理:使用前需充分搅拌(约 5-10 分钟),若粘度太高可按说明书添加专用稀释剂(不可随意加水或其他溶剂),搅拌后静置 5 分钟消除气泡。
二、基材预处理(核心步骤,影响附着力)
脱脂去油
目的: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、指纹、切削液等,避免涂层与基材间形成隔离层。
方法:
溶剂清洗:用酒精、丙酮或专用脱脂剂擦拭;
碱性清洗:对油污较重的基材,用 5%-10% 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10-15 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至中性(pH=7);
超声清洗:精密零件可采用超声波清洗(频率 20-40kHz),效率更高。
表面粗化
目的:增加基材表面积,通过 “机械咬合” 增强涂层附着力。
方法:
喷砂处理:金属基材常用石英砂(粒度 80-120 目)或氧化铝砂,喷砂压力 0.4-0.6MPa,喷砂后表面粗糙度需达到 Ra1.6-3.2μm(如不粘锅的铝锅通常喷砂至 Ra2.0μm 左右);
打磨处理:小面积或异形件可用砂纸(80-120 目)手工打磨,方向保持一致(如沿一个方向打磨),避免交叉划痕。
干燥处理
预处理后需彻底干燥,防止水分残留导致涂层起泡。
方法:自然晾干(2-4 小时)或低温烘干(60-80℃,30 分钟),确保表面无水分后再进入下一步。
三、涂覆施工(控制涂层均匀性)
底漆施工(可选,增强附着力)
对要求高附着力的场景(如高温设备、频繁摩擦部件),需先涂一层专用底漆(含粘结促进剂,如硅烷偶联剂),底漆厚度控制在 5-10μm,涂后在 80-100℃预烘 10 分钟(避免流挂)。
面漆涂覆
喷涂法(最常用):
喷枪距离基材 15-25cm,气压 0.3-0.5MPa,走枪速度均匀(约 30-50cm/s),避免局部堆积;
采用 “十字交叉法” 喷涂(先横向后纵向),确保涂层均匀,单次厚度控制在 10-20μm(过厚易导致固化时开裂);
若需厚涂层(如 30-50μm),需分 2-3 次喷涂,每次喷涂后先低温预烘(80℃,10 分钟)再喷下一层。
浸涂法(适合小零件):
涂料倒入浸涂槽,将零件缓慢浸入(避免带入气泡),停留 5-10 秒后匀速提出(速度 10-20cm/s),多余涂料自然滴落,预烘后检查是否有流痕。
消泡处理
涂覆后若表面有气泡,可用牙签轻轻刺破,或在预烘前用热风枪(温度≤80℃)吹除表面气泡。
四、固化处理(决定涂层性能)
预烘(去除溶剂)
将涂覆后的工件放入烘箱,在 80-120℃烘烤 15-30 分钟,彻底挥发涂料中的溶剂(避免高温固化时溶剂剧烈挥发导致涂层出现针孔)。
高温固化
根据涂料类型设置温度:
PTFE 涂料:固化温度 370-380℃,保温 15-20 分钟;
FEP 涂料:固化温度 280-300℃,保温 10-15 分钟;
PFA 涂料:固化温度 350-370℃,保温 20-25 分钟;
升温速率:缓慢升温(5-10℃/ 分钟),避免温度骤升导致涂层受热不均而开裂;
环境要求:烘箱需通风良好(排除少量分解气体),工件之间保持间距(避免粘连),固化后随烘箱自然降温至 100℃以下再取出(防止骤冷收缩)。
五、后处理与质量检查
修整
固化后若边缘有流挂或毛刺,可用细砂纸(800 目以上)轻轻打磨平整,避免损伤涂层主体。
质量检测
附着力:用划格法(划 1mm×1mm 网格,贴胶带撕扯),涂层脱落面积需≤5%;
外观:表面应光滑无针孔、气泡、裂纹,颜色均匀(如不粘锅涂层需无露底);
性能测试:对关键件可进行耐温性(如 260℃烘烤 24 小时)、不粘性(滴油测试,油膜应均匀铺开且易擦拭)测试。
六、施工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(防溶剂挥发)、耐高温手套(避免烫伤)、护目镜,施工区域保持通风(建议安装排风系统)。
涂料储存
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(温度 5-30℃),远离火源和阳光直射,保质期通常为 6-12 个月,过期涂料需检测粘度和固含量后再使用。
特殊场景调整
异形件(如凹槽、孔洞):喷涂时需调整角度,确保死角覆盖,必要时采用浸涂 + 喷涂结合;
大面积工件(如反应釜内衬):分区域喷涂,避免单次涂覆时间过长导致溶剂挥发不均。